中央省级媒体看淮北:既要“搬得进” 更要“住得好” 安徽淮北探索采煤沉陷区“党建引领、分类安置、保障民生、精管善治”搬迁安置模式
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城市,安徽省淮北建市60多年来累计生产原煤11亿吨,在贡献能源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地“沉陷之痛”。淮北因采煤造成土地沉陷41.6万亩,涉及村庄553个、群众32万人。面对建市以来最大的群众搬迁安置难题,淮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想,稳步推进沉陷村庄搬迁,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利益,探索出“党建引领、分类安置、保障民生、精管善治”的采煤沉陷区群众搬迁安置淮北模式,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先后建成搬迁安置区479个,安置群众近30万人。
党建引领 以人为本
实现群众“愿意搬”
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淮北历届党委、政府将群众安置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紧抓不放,妥善解决好群众所忧所盼所愿,让群众有感有得有获。
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成立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领导小组,制定《365bet体育在线娱乐场_365bet手机版_mobile123365sb压煤村庄搬迁用地规划》《365bet体育在线娱乐场_365bet手机版_mobile123365sb采煤沉陷区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等,利用增减挂钩、工矿废地治理等政策解决安置用地8600多亩,协调矿区累计投入各类搬迁安置资金65亿元。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市县镇村四级包保责任制,发动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宣讲搬迁政策、消除群众顾虑,在矛盾多、困难大、任务重的项目现场设立党员示范岗,主动带头签协议、拆房屋,带动身边群众积极搬迁。
尊重民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选出公道正派、威望较高、善于协调的群众代表参与规划选址、户型设计、抽签分房等工作,将群众意愿、合理化建议等融入搬迁安置方案。充分尊重群众需求,采取“统规自建、统规统建、货币补偿”三种方式,满足不同安置需要。
维护民利。针对个别群众有地无人、有人无地和一户多宅及分户问题,坚持“一户一策”“一事一议”,在征求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帮助群众制订个性化解决方案。针对群众反映补偿标准偏低的问题,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均收入增幅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每3年~6年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调整,人均补偿标准由2015年的25,272元提高到现在的44,000元。
因地制宜 分类安置
确保群众“住得进”
淮北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将搬迁安置区建设同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统筹规划,创新实施四种安置模式,确保群众住得安心。
城郊社区型。对主城区附近沉陷的村庄,根据群众意愿,按照城市居民住宅小区标准建设安置新村,把农民纳入城市居民管理。相山区对主城区附近的光明、代庄等6个沉陷村庄进行安置,投资约5.7亿元,新建108栋6层新村,1.2万群众圆了“安居梦”。
依镇建村型。充分利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资源,把沉陷村庄向小城镇集中,实行城镇化管理,推进小城镇人口集聚和规模扩张,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濉溪县刘桥镇根据城镇建设规划和搬迁群众需求统一规划新村,投资8.5亿元,新建多层住宅楼154栋,安置5个行政村1.8万群众,社区服务中心、公厕、垃圾处理站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矿村结合型。依托矿区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及医院、学校等社会资源,把沉陷村庄搬迁向矿区集中。濉溪县依托袁店煤矿优质公共资源,采取地矿合作方式将五沟镇、临涣镇两镇8个自然庄搬迁到矿区附近,新建北湖南村,安置群众3000余人。
中心集聚型。打破原有行政区划,围绕中心村划定搬迁区域,通过小村并大村、强村带弱村,对沉陷村庄集中搬迁,合理有效配置资源,促使各类资源效益最大化。濉溪县南坪镇将7个沉陷村庄合并到任集村,3620名群众搬进集中规划的860栋新居,配套建设学校、超市、卫生所等设施,搬迁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聚焦民生 优化服务
力促群众“过得好”
淮北聚焦搬迁安置群众最关心的就业、养老、教育等民生实事,全力做好搬迁安置“后半篇文章”,累计实现14万人就业创业,投入1.5亿元用于养老事业,解决5.6万名学生上学问题,给群众带来满满的获得感。
扩大就业服务。培训输送一批。杜集区矿山集街道六和新村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开展保安、家政、服装等“订单式”技能培训,累计培训搬迁群众200多人,服务企业30余家。就近就业一批。濉溪县刘桥镇幸福邻里社区在安置区周边园区、超市、商业街等建设“三公里”就业圈,推广“社区快聘”微信小程序,提供就业岗位4800多个,帮助2146人就近就业。外出务工一批。濉溪县南坪镇、百善镇与上海、浙江5家公司签订劳务服务协议,累计组织搬迁群众外出务工7000多人次。产业带动一批。濉溪县五沟镇五沟村通过创办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展水产养殖、蔬菜大棚等,吸纳110名搬迁群众从事田间农活。托底安置一批。烈山区烈山镇、濉溪县临涣镇为部分年龄偏大、就业困难人员,开发环卫保洁、治安巡防等10余类公益性岗位,300多名搬迁群众顺利就业。
丰富养老供给。通过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不断满足搬迁安置区老人多样化养老需求。烈山区洪庄村大力推行居家社区养老,设置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等暖民心服务,家庭医生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免费义诊,让老人享受健康养老。相山区李桥社区创办老年大学,开设书法、二胡、舞蹈等7个班级,吸引60多名安置老人踊跃报名,老年生活有“知”有味。
完善教育配套。统筹整合安置区周边原有教育资源,合理调整幼儿园、中小学校布局,合并、新建和改扩建安置区学校,全力保障搬迁群众适龄子女就近入学。相山区任圩街道将原来的5个中小学校进行撤并整合,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提供学位1200个,提供营养餐、开办延时课等,解除群众后顾之忧。“孩子在学校不仅能吃上营养餐,放学还有老师辅导作业,我们出去打工可放心啦!”家长高兴地说。
善治善为 精细管理
推动群众“快融入”
搬迁安置后,群众生活方式、社会关系都发生重大变化,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新生活刻不容缓。淮北坚持安家与安心并重、共治与共享并举,教育引导搬迁安置群众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家园。
培育文明习惯。积极破除搬迁群众乱扔垃圾、毁绿种菜等生活陋习,广泛开展家庭卫生、公共卫生、遵规守法等文明习惯养成行动。烈山区泉山花园小区由两个搬迁村庄组成,社区深入推进文明创建活动,出台社区公约,实行积分制量化管理,激发“我是新市民”的主人翁意识,促使搬迁安置群众由“村民”转变成“市民”。濉溪县双堆集镇沈湖新村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充分考虑搬迁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建设小库房、小菜园、小市场等,积极打造“清洁、卫生、有序”的生活环境。
深化移风易俗。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重塑乡风文明的切入点,革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婚丧扰民等不良风气,推动形成文明新风。相山区梁楼村、张店村搬迁安置小区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明确婚丧事宜程序、彩礼限高标准等,利用安置区闲置资源,修建200多平方米活动场所承办红白喜事,有力促进移风易俗。濉溪县临涣镇陈口新村每季度召开道德评议会,评选出道德榜样、好婆婆、好媳妇,通过评选、表彰、宣传,激励群众争做文明居民。
打造和谐邻里。为促进来自不同村庄搬迁群众的感情融入,实施亲情安置工程,将同村、同组及具有亲友关系的搬迁群众集中安置。同时,利用节日假期,举办广场舞大赛、村民联谊会、关怀慰问活动等,引导群众走出家门、相互交流、增进感情。在安置区实行“网格+人民调解”基层治理模式,吸收网格内的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退休民警等加入调解队伍,并结合“三官一律”进网格活动,常态化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濉溪县刘桥镇彭楼新村的贾敬功从事辅警工作26年,退休后发挥余热在安置小区创办“老贾工作室”,接访群众600余人次,调解纠纷238起,仅成卷记录资料就达90卷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