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统计分析

        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生产消费
        情况简析

        发布日期:2023-02-13 10:17 作者:王安伟  来源:市统计局  阅读: 次 字体: [ 大 ]  [ 中 ]  [ 小 ]

        2022年,全市上下全面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推进能耗“双控”工作,主要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规上工业节能降耗取得一定成效。但受新增高耗能企业拉动、火力发电企业生产向好等影响,煤耗、电耗同步上升,导致全市工业能耗不降反升,全市节能降耗压力加大。

        一、基本情况

        (一)能源生产情况

        1.煤品生产情况。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生产量3328.8万吨,同比下降6.3%;洗精煤生产量1476.5万吨,同比增长9.9%;焦炭生产量380.1万吨,同比下降6.2%。

        2.电力生产情况。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电力生产量28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2%。其中,火力发电量27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7%;风力发电量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太阳能发电量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生物质燃料发电量5.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1.2%。

        (二)能源消费情况

        1.综合能源消费情况。2022年,全市66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含淮北供电公司)综合能源消费量(简称“能耗”)为776.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6%。从全年趋势看,自5月份以来,全市能耗始终保持高位运行。 

        分行业门类看,采矿业能耗89.4万吨标煤,同比下降9.8%;制造业能耗202.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0.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能耗485.0万吨标煤,同比增长20.6%。

        分行业大类看,统计监测涉及我市的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3个行业能耗同比增长,14个行业能耗同比下降。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能耗484.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0.6%,拉动全市规上工业能耗增长11.8个百分点,是全市能耗增长快的主要原因;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能耗21.0万吨,同比增长169.4%,拉动全市规上工业能耗增长1.9个百分点。而炼焦行业能耗86.1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6.4%,拉动全市规上工业能耗下降2.4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能耗88.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9.8%,拉动全市规上工业能耗下降1.4个百分点。

        全市规上工业重点行业能耗完成情况表

        所属行业

        能耗

        (万吨标准煤)

        占比(%)

        同比增速(%)

        拉动

        (百分点)

        全市

        776.7

        -

        10.6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484.2

        62.3

        20.6

        11.8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88.4

        11.4

        -9.8

        -1.4

        炼焦行业

        86.1

        11.1

        -16.4

        -2.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9.1

        6.3

        3.2

        0.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1.0

        2.7

        169.4

        1.9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7.0

        2.2

        -8.3

        -0.2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6.1

        0.8

        -2.9

        0.0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5.3

        0.7

        10.1

        0.1

        医药制造业

        4.2

        0.5

        58.4

        0.2

        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

        2.8

        0.4

        14.6

        0.1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5

        0.3

        1003.6

        0.3

        农副食品加工业

        1.7

        0.2

        24.7

        0.0

        食品制造业

        1.6

        0.2

        18.4

        0.0

        2.煤炭消费情况。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为2359.7万吨,同比增长8.7%。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用煤1228.6万吨,同比增长34.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用煤56.4万吨,同比增长4.9%;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用煤561.7万吨,同比下降14.0%;炼焦行业用煤482.5万吨,同比下降8.3%;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用煤20.1万吨,同比下降6.2%。

        3.用电情况。2022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8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第二产业用电量5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其中,工业用电量5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第三产业用电量1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1%;居民生活用电1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6%。

        二、运行特点

        (一)县区能耗“四增一降”

        烈山区能耗为343.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8.6%,增长最快,主要原因是淮北申能发电有限公司投产入库,产能充分释放,能耗增长较快;市高新区能耗5.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5.8%。主要受华润金蟾、宁丰木业等拉动影响;杜集区能耗49.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2%;濉溪县能耗310.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0.3%。其中,煤化工基地能耗216.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4%,主要受碳鑫科技、空气产品两家新入库企业拉高能耗影响。

        而相山区能耗67.0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0%。主要受淮北矿业下拉能耗影响。

        各县区规上工业全年能耗完成情况

        所属县区

        本年能耗

        (万吨标准煤)

        上年同期能耗(万吨标准煤)

        同比增速(%)

        濉溪县

        310.3

        309.4

        0.3

        濉溪县(不含煤化工基地)

        93.8

        100.0

        -6.2

        煤化工基地

        216.5

        209.4

        3.4

        相山区

        67.0

        71.3

        -6.0

        杜集区

        49.8

        49.2

        1.2

        烈山区

        343.8

        267.2

        28.6

        市高新区

        5.7

        5.0

        15.8

        全市

        776.7

        702.1

        10.6

        (二)六大高耗能行业“三增三降”

        2022年,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合计为745.7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耗的比重达96.0%,同比增长10.3%,拉动全市规上工业能耗增长9.9个百分点。

        与上年同期相比,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增速呈“三增三降”态势。其中:“三增”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能耗484.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0.6%,拉动规上工业能耗增长11.8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能耗21.0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69.4%,拉动规上工业能耗增长1.9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能耗49.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2%,拉动规上工业能耗增长0.2个百分点。

        “三降”为:炼焦行业能耗86.1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6.4%,拉动规上工业能耗下降2.4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能耗88.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9.8%,拉动规上工业能耗下降1.4个百分点;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能耗17.0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3%,拉动规上工业能耗下降0.2个百分点。

        (三)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增幅扩大

        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增长12.7%,增速比前三季度扩大1.0个百分点。全市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4个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增长。其中,能耗占比前10的行业有6个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增长。

        全市占比前10的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情况

        行业

        能耗占比(%)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速(%)

        总      计

        -

        12.7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62.3

        -4.7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1.4

        -10.7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11.1

        -16.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6.3

        14.9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7

        141.9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2

        -28.4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0.8

        30.7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0.7

        55.2

        医药制造业

        0.5

        166.7

        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

        0.4

        13.4

        (四)新增企业拉动明显

        2022年,全市新增7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为110.5万吨标准煤,拉动全市规上工业能耗增长11.4个百分点。其中,淮北申能发电有限公司、安徽碳鑫科技有限公司、空气产品(淮北)气体有限公司等企业能耗较高,拉动全市能耗增长11.2个百分点。

        (五)主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提高 

        2022年,全市涉及能源加工转换的企业共有25户,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的比重为3.8%。加工转换总效率为83.3%,其中,火力发电、供热、原煤入洗、煤制品加工等加工转换效率较上年同期均有提高。

        全市重点行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表

        类型

        加工转换效率(%)

        加工转换效率上年同期(%)

        火力发电

        41.6

        40.9

        供热

        86.3

        82.3

        热电联产

        44.5

        44.6

        原煤入洗

        97.1

        96.3

        炼焦

        99.1

        99.3

        煤制品加工

        94.5

        91.8

        三、几点建议

        (一)努力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

        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全市上下应合力发展清洁能源,深入推动能源革命,不断优化能源供给体系,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推动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支持我市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煤炭及焦化副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煤炭制甲醇等煤化工产业,抓好传统产业升级,在能源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上取得新突破。

        (二)提前谋划,做好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工作

        建议主管部门在年初提前摸排重点企业能耗完成情况,指导企业谋划本年节能目标。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情况的跟踪、指导和监督,进一步推进重点耗能企业建立和推行严格的节能降耗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督促企业围绕降低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的目标开展工作和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三)严把项目入库关,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

        建议主管部门严格准入管理,对新上项目做好能源消费和环境影响评价,对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不准开工建设,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从源头上把关预防。积极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努力引进低耗能高产出的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战新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另外,要鼓励企业通过科技创新,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延伸产业链,开发下游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精细化率,降低单位成本支出,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